我們知道把魚帶回家的時候
會需要對水對溫
有個新手常見的問題是
“對水對溫之後
袋中的水到底可不可以入缸中?”
基本上
是不建議
原因是
在運輸的時候
魚會因為緊張和壓力
而產生比較多的黏液
代謝量也會增加
加上袋中的水體量小
這件事情
會讓袋中的氨氮濃度增加
此外
因為黏液的增生
這也會使袋中的細菌量大幅的增加
而其中有不少
是潛伏在魚體表的伺機性病原
而細菌的代謝
就會產生酸
而魚緊張的時候排出的二氧化碳
都會讓水裡的pH下降
不過溶氧就比較不被影響
因為通常在魚袋裡面
都是打純氧
所以氧氣量不會不足
pH下降這件事情
在氨濃度高的環境
反而是件好事
氨在酸性環境
毒性會降低很多
因此魚也不會出現氨中毒的表現
但如果把這樣
富含氨的水
加入魚缸中可能狀況就不一樣了
因為現在是靠袋中水的低pH維持氨的無毒
但如果魚缸中的水pH比袋中水還要高的話
在把袋中的水加入魚缸的瞬間
袋中的氨毒性就會上升
就可能因為這樣造成短暫的氨中毒發生
氨中毒會造成魚體表的灼傷
魚體表的受損
加上運輸壓力導致的免疫變差
魚可能會因此出現感染問題
而如果魚缸仍是新缸
系統還沒穩定
或者是魚缸中的髒污較多
或是缸內魚的狀況不佳
這時候
將袋中的水直接加入魚缸中
引入大量的細菌叢
(這些細菌有些還來者不善)
就有可能會造成疾病的發生
因此
基於上述兩個理由
會建議袋中的水
盡量不要進入缸中會比較好
那如果說
這次進來的
就真的是那種對環境很敏感
沒辦法馬上適應家中水質的魚種
那該怎麼辦比較好?
袋中水很髒
不敢繼續用
但如果直接換成家中的水
又怕他們承受不住
這時候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一條是
直接用調水的方式
把家中的水的pH、KH、GH調整到跟原本的水差異不大
一條是
直接跟店家多要一些水
這些水就另外打包
這樣就能得到乾淨的水
這兩個方式都可以
但仍是會建議
除非你真的有很多時間
很多檢測設備
可以經常調水、監控
或是常常去水族館載水
否則讓這些魚慢慢的適應你習慣用的水
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當未來真的不小心遇到某些問題
需要大量換水的時候
或者是
因為過於忙碌
無法做這麼多操作時
魚隻也能在最好取得的水源下
正常的生活
別忘了
魚的壽命少則1年
多則數十年
沒有人可以肯定
自己未來絕對不會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