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QA]水草缸的厚底土清理:藍綠藻與厭氧層

podcast: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f393bfb5-5295-45b6-9867-b7462eee789d

Youtube:https://youtu.be/yozzGkHSSzQ

有些水草,尤其是大株、根系發達的品種,真的得靠厚厚一層底土才長得起來。但使用厚底土就有可能會出現你最不想遇到的藍綠藻和厭氧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厚底土裡的藍綠藻與厭氧曾要怎麼處理。

藍綠藻:底層暗潮洶湧

有時候,你在缸邊玻璃貼近一看,發現底土深處有一抹藍藍綠綠的東西,那大概率是藍綠藻。別慌,先分情況。

  • 只是躲在底層,沒衝出來:恭喜,你可以裝作沒看到。被底土壓住的藍綠藻就像被水草封印,不驚擾它,它不會跑來惹事。有時候直接從外面貼黑色膠帶,把那一帶遮光,能讓它自己「消失」。因為藍綠藻不喜歡黑暗。
  • 已經衝破表層,爬上地面:這時候別猶豫,直接把藍綠藻所在的那一塊底土整塊挖掉,補上新的乾淨底土。記得連著周圍乾淨的土也要一起清理。清理完,建議接下來幾天勤換水,肥料暫停個一兩週,讓環境先冷靜下來。

藍綠藻移除步驟

1.          先關掉馬達,以免把碎片吹滿缸。

2.          用虹吸邊挖邊吸,把綠膜與碎屑直接帶走。

3.          補土前先大換水 50–80%,在把不足的土補上。

4.          之後 2–3 天連續每日中量換水,肥料暫停 1 週。

 

厭氧層:黑色的麻煩

厭氧層是什麼?就是底層缺氧到一個地步,開始產生硫化氫,聞起來有種臭雞蛋味。它的顏色通常會比正常底土深,甚至黑掉。

理論上,少量缺氧微區是正常現象;若出現大片黑化、冒氣泡且有明顯臭雞蛋味,因為水草根系呼吸會幫忙通氣。但如果平時修草都是「砍頭不拔根」,底下爛掉的根會變成厭氧細菌的溫床,久而久之就成了問題區。

處理方法很直接

  • 把厭氧區整塊挖掉,連帶清除黑化底土。
  • 若底土顏色深不好分辨,可以暫時移走魚隻,翻動底土聞味道確認位置。
  • 處理後多換水幾天,降低殘餘影響。

關於那些「神奇菌種」

市面上常看到一些宣稱可以消除厭氧層、抑制藍綠藻的菌種添加劑,什麼光合菌、專用菌……這裡要稍微澆點冷水:真正的純厭氧菌很難長期存放在瓶子裡,一開封接觸氧氣就會死亡。所以能長期放架上的,多半是耐受度比較高的兼性厭氧菌,短期能改善,但停用後環境會慢慢回到原狀。

不過這些產品並不是完全沒用,但不能靠它們養缸。真正長久的解法,還是讓底層健康循環,水草根系強壯,不讓厭氧有機會大面積形成。

 

最後的建議

要避免厚底土大面積翻缸,平時的習慣很重要:

  • 厚底土盡量<7–8 cm;若必須更厚,下層用稍粗顆粒、上層細顆粒,降低壓實缺氧風險。
  • 修草要定期拔根,別讓爛根長期留底層。
  • 底層有小異狀時,儘早局部處理,不要等它蔓延。
  • 不要過度干擾被壓制的藍綠藻,該封印就讓它乖乖被封印。

做到這些,厚底土就能安安穩穩當個健康的基礎,讓你的水草安心生長。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