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連結: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d9deae34-6aa9-410c-ae15-2ff47b7607f3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PBzS3PbEmmM
很多飼主經常會疑惑:夏天和冬天在濾材的使用上,到底有沒有差別?實際上,濾材本身並不會因為季節的不同而產生什麼特殊的需求差異。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清楚,魚缸問題若隨著季節出現,很可能是原本的過濾設置出了狀況,而不是季節造成的問題。
在冬天,許多飼主覺得魚缸狀況穩定,但到了夏天卻開始惡化,這通常是因為原本的過濾系統已經接近了極限狀態。在冬季,水溫低,魚的代謝慢,餵食量少,髒汙自然也就少,這讓濾材可以勉強支撐。但是到了夏季,隨著水溫升高,魚的代謝加快,飼料投放量增加,細菌也活躍起來,整體髒汙的負擔就明顯提升。此時若發現魚缸開始出狀況,很多飼主就誤以為是季節問題,於是開始調整濾材,認為只要在夏天加入更多的石頭濾材就可以增加細菌量,進而改善狀況。
但事實上,這種思路本身就是錯誤的。問題的根本不是季節,也不是濾材本身的種類,而是原本的過濾系統本來就沒有做好。當系統一直處於極限狀態時,即使只是多了兩條魚或多餵了一點食物,系統也會崩潰,季節變化只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外,有些人會因為季節的更替不斷更換濾材,夏天加入石頭濾材,到了冬天又拿出來。這種反覆的調整反而破壞了細菌族群的穩定性。濾材中的細菌族群至少需要一年才能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如果每半年就進行一次調整,那麼細菌從來沒有真正穩定過,這樣一來,整個魚缸系統的穩定性必然會大幅下降。
真正好的濾材管理方式,是全年維持一致的配置,只需定期觀察水流狀態並進行必要的清潔即可。若是季節更替時確實發現些許狀況,例如藻類略增或水質稍微異味,這其實是細菌在適應水溫變化的過程中很正常的現象,就如同人類在換季時偶爾也會感到身體不適一般。這種微小的不適通常會隨著時間自動消失,並不需要特別去做大幅度的處理。
當然,若你希望讓過渡期更舒適一些,可以選擇在這個期間稍微增加換水頻率或補充一些硝化菌,但這只是一種輔助方式,並不是必須要做的事情。過濾系統最需要的是穩定,而不是經常性的人工干預與變動。事實上,許多超高密度的養殖系統都是使用同樣的濾材和配置達五年以上,他們絕不會頻繁更換濾材,就是為了保持細菌系統的穩定性。
至於有些飼主認為夏季魚的代謝提高就必須特別增加濾材以承受更多的污染,這其實是另一個迷思。魚的代謝本身對於整個魚缸系統的負擔其實相當微小,真正造成負擔的是飼主在夏天大量餵食,導致過多的殘餌與排泄物堆積,這才是真正導致魚缸惡化的原因。
因此,真正需要管理的並非濾材本身,而是飼主的餵食量與日常清潔習慣。當你控制好了餵食量,並且確定魚隻真正能夠消化吸收投入的食物時,就不會因為季節的變化而產生太大問題。
冬天同樣如此,雖然魚的免疫力可能會因為低溫而有所下降,導致一些疾病發生率提高,但這與濾材管理完全無關。相反,這時候你應該著重的是讓魚保持良好的營養攝取,維持水溫穩定,避免大的溫差波動,而非盲目地進行濾材更換。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由於細菌活性降低,真菌類反而容易滋長,因此冬季常見的水黴菌疾病增加也並非濾材造成的,而是自然的生態競爭所致。細菌與真菌之間的競爭關係,才是造成這種季節性變化的真正原因。
最後,濾材是否需要定期更換?一般來說,石頭濾材的穩定時間較長,並不需要經常更換。只有當濾材明顯堵塞時才需要進行處理。真正需要更換濾材的時間反而更適合在夏季,因為此時細菌繁殖迅速,更能迅速恢復過濾效率,避免在冬季因為細菌回復緩慢而導致疾病發生。
總結而言,真正健康且穩定的魚缸系統,從來不是依靠季節性的濾材更替或頻繁的人為干預,而是長期穩定的過濾配置、合理的餵食量控制,以及定期的水質檢測與必要的清潔維護。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維持魚缸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