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鯛的飼養特性
💪 體質與環境適應
• 壽命5-7年。
• 身體強健、修復能力優秀,能承受中等以上的水質波動。
• 具有強烈的領域性,建議單養一隻或飼養一對。
• 若飼養一對,幾乎一定會繁殖,且會親自照顧魚苗「慈鯛」這名稱正是因此而來。
• 是少數能把魚苗順利養大的魚種,觀察育幼行為是牠們的一大樂趣。
🍽️ 食性與餵食
• 幾乎什麼都吃,雜食性強、消化能力好。
• 若在日常飼料中加入含藻類配方與生餌(赤蟲、蝦肉等),顏色與體態都會更好。
• 進食反應靈敏,餵食時會主動靠近飼主,互動性高。
😌 個性與行為
• 個性鮮明、聰明、對人熟悉後會主動靠近,互動感強。
• 不同個體的脾氣差異明顯,有的溫和、有的易怒。
• 育幼時特別有攻擊性,會強勢保護魚苗。
• 若飼養多隻、空間不足,容易為地盤打架。
🪵 造景與棲息需求
• 喜歡有遮蔽的環境,例如洞穴、石頭堆、沉木陰影。
• 理想的環境是洞穴入口有些水草遮蔽,能兼具隱蔽與觀察視野。
• 習慣自行調整環境,會挖沙、搬動小石頭重新造景。
• 建議使用細底沙作為底層,避免受傷並讓牠們自然行為得以展現。
迷你鸚鵡(藍寶鸚鵡 白金鸚鵡) Polar Blue Parrot / Platinum Polar Parrot
最大體長:10cm
最少飼養數量:1隻或1對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2尺缸
特殊飼養建議
l 分類與特性:
此魚為人工雜交培育的品系,野外並不存在。外型與血鸚鵡相似,但體型較小,且與血鸚鵡不同的是迷你鸚鵡具繁殖能力,而血鸚鵡則無法自然繁殖。雖然迷你鸚鵡成魚可達約 10 cm,但在體長 5 cm 左右 時即具繁殖能力。
l 混養與注意事項:
在2尺缸中不建議與燈魚或鼠魚混養,因其可能出現攻擊或掠食行為。若需搭配清潔或控制藻類的生物,建議僅選擇螺類作為輔助工具生物。
紅肚鳳凰/ Kribensis/Pelvicachromis pulcher
Seriously fish
最大體長:公魚10cm 母魚7.5cm
最少飼養數量:1隻或1對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2尺缸
特殊飼養建議
l 混養建議:能與小型燈魚與鼠魚和平共養,甚至在有其他魚同住的情況下,牠們的表現會更穩定、顏色也更鮮豔。不過要注意,牠們會主動捕食蝦類,因此不適合將蝦作為工具生物。
l 領域與造景:
雖然個性溫和,但仍具一定領地意識。建議在魚缸中以上下層或左右區域區分活動範圍,讓牠們能擁有各自的領地,這樣可減少爭鬥並促進自然行為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