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檢疫的目標疾病

檢疫不外乎

1 防止病源入侵

2 讓魚休息

3 讓魚適應環境

這三種目的。

 

因此檢疫時間的長短並無固定,

只要達到

1 魚身上不帶病、

2 魚隻無任何緊迫症狀(縮鰭、容易受到驚嚇、拉白便)

3 進食正常

就能入主缸了。

而這當中

確定魚身上不帶病最為困難。

所以鎖定我們需要檢疫疾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簡單來的說

伺機性病原>發生再來處理就好

潛伏期短的絕對病原>觀察2~4個禮拜後,沒事就是沒事,有症狀再來處理

潛伏期長的絕對病原>可以處理的就預防性投藥,不能處理的就聽天由命

 

因此比起下藥,觀察更為的重要。

如此就可以處理大部分的疾病,

也不會對魚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雖然檢疫並非萬能,

但檢疫習慣至少可以杜絕90%以上的病源入侵,

還是能大幅的減少滅團機率。

 

那些疾病是伺機性病原?什麼是絕對病原?

遇到這些疾病又該怎麼處理呢?

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往下看。

 


伺機性病原

指普遍存在環境中,當魚隻壓力大時才會爆發的疾病。

 

這些病原殺也殺不完,

所以預防性下藥沒有意義,發生後再行處理即可

而且比起下藥處理,

找出魚隻的壓力來源,

並且加以改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例如:六鞭毛蟲、車輪蟲、水黴菌、細菌的體表感染….都屬於此種類型的疾病。

 


絕對病原

指的只要存在就會導致疾病的病原,

這也是檢疫時的重要目標。

 

不過絕對病原依照特徵

也可以分成潛伏期短的病原,

以及潛伏期長的病原。

這兩類型的疾病處理方式不一樣,

因此以下針對這兩種狀況詳細的敘述。

 

潛伏期短的絕對病原

是影響檢疫時間長短的主要因素。

面對此種病原只要好好了解疾病的潛伏期,

超過潛伏期後沒發病,

就可以放行。

此種疾病等到發病後,

再來治療也還來得及。

如果對自己的觀察力沒把握的話,

預先下藥也可以,

只是這樣對魚隻的傷害會比較大。

 

由於大部分的此類疾病會在魚隻購入後一個月出現症狀,

因此檢疫的時間會建議至少1個月,如果很急的話也要2個禮拜

 

此類型的疾病包括:

柱狀病: 體表會出現白色的斑塊,通常從背部開始,魚隻會有呼吸急促的現象。通常購入後2個禮拜內會出現症狀。發生後治療效果不佳,且康復後也會帶原,會建議直接隔離不可入缸。可嘗試使用細菌藥物治療。

 

燈科病: 身體肌肉會局部白化,魚隻會有缺氧的症狀,且會明顯的離群,有些個體因為肌肉受損會有身體的扭曲的現象。在魚身上會潛伏一段時間,但魚遇到壓力後的3~4個禮拜內可能會爆發。沒有藥物可以醫治,且此疾病會透過魚隻之間的殘食傳播,因此發現病魚後要立刻隔離,不能入主缸。

 

錨蟲: 魚會有搔癢與呼吸困難的現象,魚身上會有像是隆起的痘瘡一樣的傷口,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傷口上插有細長的蟲體。通常在感染後1個月內會看到明顯的症狀。治療方式為物理移除後,使用有機磷進行治療。

 

海水白點蟲: 一開始會先出現抖鰭的情況,接著魚隻身上會出現明顯的白點,且此白點隨著日子過去位置會改變,感染初期魚隻的食欲和呼吸速度都不受影響。通常在入缸後1~2個禮拜就能觀察到。可以使用搬缸或是銅藥進行治療。

 

海水卵圓鞭毛蟲: 魚隻會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且可能突然暴斃。有些個體身上會有細碎的白點出現。購入後1個禮拜之內就會觀察到症狀。可使用銅藥進行治療。

 

布魯克林原蟲: 魚身上有明顯的黏液增生或脫膜情況,且會伴隨著呼吸急促。通常在購入後的48小時會出現症狀。主要使用福馬林治療。

 

貝尼登原蟲: 可在魚的體表觀察到大型的吸蟲,也能發現魚隻磨擦身體的搔癢症狀。購入後大概2個禮拜內會出現明顯症狀。可以使用淡水浴、praziquantel、mebendazole、有機磷進行治療。

 

魚蝨: 會在魚的魚鰭基部或是魚的腹部發現爬行的大型魚蝨。由於成蟲的抗藥性較強,因此建議先使用物理移除蟲體後,再下藥。市面上販售的對魚蝨藥物或者是有機磷都是不錯的治療方式。

 

鰓寄生蟲: 魚隻會出現搔癢的情況,不一定會有呼吸困難。通常在購入後的2個禮拜內會出現症狀。不會造成魚隻的死亡,但是會減緩魚隻的成長速度以及讓魚的免疫力下降。可以使用praziquantel、mebendazole、有機磷進行治療。

 

潛伏期長的絕對病原

此類絕對病原通常需要半年以上才可能會出現症狀,

而等到出現症狀時會變得非常難處理,

而此類型的病原(例如黏液孢子蟲感染、微孢子蟲感染、絛蟲囊幼感染、雙殖吸蟲感染)

也很多是無藥可醫的情況,

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些病原大多無法在水族箱內傳播,

發生後也不會造成太嚴重的損失。

 

而針對有藥物可以治療的病原種類,

則會建議對其進行預防性下藥

尤其是淡水白點蟲與駝型線蟲這兩者為最需要注意

且可以處理的病原。

 

淡水白點蟲在魚隻免疫強健的時候感染不明顯,

但等魚隻免疫下降時就會造成疾病。

因此會建議在淡水魚的檢疫期間,

在魚隻狀況穩定後,

就可以開始在環境裡下0.3%的鹽,

並且維持鹽濃度2個禮拜以上,

用來預防性治療淡水白點蟲。

 

駝型線蟲在很多魚隻身上的感染都不明顯,

但也是魚隻免疫下降之後,

就可能會開始大量釋出蟲體,

造成水缸內的所有魚隻被感染。

也是等到魚隻狀況穩定後,

每個禮拜使用levamisole或fenbendazole進行治療,

連續治療三個禮拜。

以杜絕駝型線蟲的傳播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