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預防策略

肝臟的問題可說是觀賞魚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然而肝不只是人類的沉默器官

在魚身上也是

 

當魚隻因為肝臟受損而出現症狀時

(例如: 突然的不吃飯、快速消瘦、體色變黑或體色變白….

都是肝衰竭的症狀)

就已回天乏術

 

雖然可以透過

  • 控制魚隻食量
  • 維護魚缸環境
  • 不隨意用藥

來減少肝臟的負擔

 

但日常保肝仍有其必要性!

 

因為我們無法精準的控制魚隻的攝食量、水質與疾病

在不確定肝臟是否受害的情況下

先減少肝臟的負擔

確定肝臟隨時能以最好的狀況工作

遭遇問題時

也有比較大的緩衝空間

 

在無法阻止有些魚大吃特吃的前提下

日常保肝有四個努力方向

 

1. 增加魚的運動量

2. 補充維生素B群與C

3. 維持腸道菌叢均衡

4. 使用抗脂肪肝因子

 


 

增加魚的運動量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

這在魚也一樣

 

提高運動量能增加熱量消耗

也能協助內分泌調節

進而增加肝臟活性、減少肝臟負擔

 

做出強水流區

(偏一邊角落的沉水馬達即可)

讓魚隻自行選擇是否要去衝水流

 

或是增加造景的擺設

做出魚缸內的區隔

加強魚隻探索環境的慾望

 

都能增加魚隻的運動量

 


 

補充維生素B群與C

 

肝臟的主要功能之一為吸收、分配營養

維生素B群能協助各種營養素的代謝

提供充足的維生素B群

能讓肝臟工作更有效率

 

而高工作量的肝臟

也特別容易受到氧化傷害

維生素C能中和這些傷害

 

加上此二種維生素

多加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因此可直接在飲食中額外添加補充

 

但由於魚飼料的維生素有限

而且還會隨著保存而逐漸下降

(詳細內容請參閱 飼料可以取代生餌嗎?)

 

因此

生餌、活餌的使用

或是

額外添加水溶性維生素

都是不錯的補充選擇

 


 

維持腸道菌叢均衡

 

近年研究發現

腸道的菌叢會影響到全身的健康

由於腸道吸收的物質會最先運送到肝臟

若腸道不健康

肝臟首當其衝

 

腸道的菌叢平衡

取決於日常的飲食

多樣化的”正確”飲食

(給肉食魚吃肉、草食魚吃藻)

能夠創造出健康的腸道環境

 

錯誤食性的飲食

過度單一的食物來源

都會造成魚隻腸道菌叢失衡

還可能導致腸道鞭毛蟲感染

 

因此維持此項最重要的就是

多元化的飲食

或是選擇營養成分較多元豐富的飼料

(例如:肉食料中除了魚粉,還會有蝦粉、南極蝦、酵母….

草食料除了大豆蛋白,還會有螺旋藻、海藻…..)

 

此外飲食中

補充腸道益生菌與益生質也會有效果

 

以下簡述各種腸道益生菌與益生質

 

死菌產品

例如表飛鳴、若元錠

需要每天使用

而主要功能為整腸

沒有額外的保肝效果

 

魚用腸胃活菌產品

例如 抒情乳酸菌

因為能駐紮在腸道中

因此一週使用1~2次就能有效

除了整腸外

還具有額外的保肝效果

 

枯草桿菌和納豆菌

有部分株別可以耐受飼料製程中的高溫

因此可以直接添加在飼料中

效果與活菌類似

也能幫助穩定腸道菌叢與分解食物

而達到整腸、保肝的效果

 

益生質

是益生菌的食物

因此可以強化腸道好菌

減少壞菌滋生

 

大多直接添加於飼料中

像是常見的葡聚醣、膳食纖維

都屬於這類型的物質

這些益生質會被益生菌代謝成有機酸

 

有機酸

例如: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乳酸、乙酸

有機酸可以抑制腸道壞菌外

也具有促進肝臟健康的能力

直接在飼料中加入有機酸也是個可行的方式

 


 

使用抗脂肪肝因子

 

最直接的保肝手段

大多直接添加在飼料製程中

 

其作用機制可分成兩種

一種是:協助肝臟代謝脂肪

一種是:抗氧化(功能類似維生素C)與抗發炎

 

協助脂肪代謝

 

所有營養成分中

脂肪代謝需要花費肝臟最多的力氣

從吸收時要製造膽酸

到後面的脂肪分解

此外

過多的能量也會被轉化成脂肪儲存

 

因此直接加入能協助脂肪代謝運輸的因子

就能直接減少肝臟的負擔

像是

膽汁酸、卵磷脂、牛磺酸、膽固醇、甜菜鹼、膽鹼、肉鹼、蛋氨酸….

都具有這種功能

 

抗氧化與抗發炎

 

這類物質

可以減少肝臟過勞的可能性

就算不小心過勞

也只要休息一段時間就能慢慢恢復

而不會一過勞就肝硬化

 

像是保肝食品中常見的

水飛薊素、靈芝三萜類(注意不是靈芝多醣喔,靈芝多醣就是益生質)

就有此功能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