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魚隻行為判斷動物福利的方式

給不想看長篇大論的人的簡單條列式重點

 

  • 動物福利包括身體健康心情快樂
  • 行為可以看出魚的動物福利狀況。
  • 行為的判斷不能只看一個點,需要監控一段時間的變化,才能較好的判斷。
  • 當整缸魚都變得很內向時,一定有狀況。
  • 當魚進食慾望下降時,一定有狀況。
  • 當魚呼吸急促時,如果一段時間後能恢復,可能沒問題。如果一直都沒恢復,就一定有狀況。
  • 魚出現搔癢、突然爆衝或變得很呆滯,一定有狀況。
  • 魚有互相攻擊的行為不一定有問題,但魚身上很多傷,傷還越來越多這就有狀況。
  • 當一群魚一直待在某個特定的角落,一定有狀況。
  • 出現刻板行為,一定有狀況。
  • 會到處探索的魚、有自然行為的魚,都是比較快樂的魚。
  • 如果壓力源可被魚預測,魚則有可能可以習慣壓力。
  • 太沒有刺激的環境,會讓魚無聊。

 

生物展演不是問題,但虐待動物的展演與傳統馬戲團無異。在目前法規不足,無法以<展演法>規範其照護方式時,就只能以<動保法>規範。而除了大多數人可以明白看出的疾病異常、水質不良外,魚隻的行為也能用來判斷魚隻是否動物福利不佳。事實上,目前在日本當地的展示魚隻,身體的健康狀況算很不錯,體態勻稱、體色鮮艷、體表完整、也沒有任何傳染性疾病,甚至是比很多台灣魚店的魚隻狀況都還要好,但為什麼我們還是認為這些金魚動物福利不佳,甚至用「虐待」這麼嚴重的詞稱呼呢? 試想,在學校遭受言語霸凌的小孩、受到另一半冷暴力對待的女性、每日被上司臭頭大罵的下屬,這些人可以身體完全沒病沒痛,健檢單上都沒有紅字,但這些人過得快樂嗎?

動物福利所追求的不是只要讓健康的生物活著,而是要讓動物健康快樂的活著。動物福利的定義隨著時代不斷的變化,但在所有變化中都包含基於生物功能的福利基於情緒的福利兩個概念。基於生物功能的福利希望生物身體健康,基於情緒的福利則是希望生物的正面情緒體驗可以多於負面情緒體驗。

生物功能福利與情緒福利會彼此影響。而這兩者之間,比起身體的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度會更高。這並不是說身體健康並不重要,而是如果付出一些可接受的健康代價,就能讓動物正面情緒體驗增加,讓動物維持心情愉悅,那我們就會更傾向選擇此方案。像是在一個星期的辛苦工作後,在週五晚上吃炸雞,雖然不健康但可以放鬆心情,就是這個觀念的體現。

在過去,只要生物身體健康、沒有疾病、會長大、會繁殖就是合格的飼養方式。然而現今的動物福利,更在意的是生物的精神狀態。但有個難題隨之而來:該如何判斷魚的心理健康? 雖然在學術研究上對魚的情緒有很多測驗、量化方式,但現場根本沒有這些精密儀器與相關設備。因此有人提出,可以透過觀察魚隻的行為來判斷魚隻的動物福利狀態。

假如我可以事先透過科學研究,去了解魚隻的行為與壓力之間的關係,那我就可以透過這些行為的總和,去評估這隻魚是否正遭受壓力,並且透過這些行為的觀察,也能讓我們對飼養管理的方式進行調整。確實有一些魚類行為可以反映魚隻福利狀態,但在正式介紹各種與福利有關的行為之前,我們要先來了解行為判斷的限制。

  1. 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間對同樣壓力的反應可能會不同。就像面對期中考,有些同學會緊張的睡不著,有些同學則行為一如往常。
  2. 同一個個體,面臨同樣的壓力時,也可能會因為適應,而表現不同的行為。像是第一天上班時,做每件事都十分積極,到第十天上班時,已經學會如何擺爛。
  3. 同一個行為可能代表負面的情緒,也可能代表正面的情緒。像是人在興奮跟憤怒時,都會呼吸急促。

因為有這樣的限制,所以在判斷魚隻行為是否異常時,切勿以一個時間點的魚隻行為表現就妄下判斷。所有紀錄都要持續數分鐘,並且去比較不同時間點之間的變化。此外,也要觀察變化之前是否有任何環境因子變化,才導致這樣的行為改變。 (什麼樣的操作有機會造成金魚壓力,則可以參考我們的上一篇文章的內容。)

例如:當觀察到魚隻呼吸急促,大多會令人擔心是疾病的表徵。但如果魚隻是因為換水才呼吸急促,這就很有可能是正常情況。而這是飼養管理中為了維持生物體的健康而無法避免的壓力,所以我們不會只因為觀察到換水後,魚隻很喘這件事,就將此視為動物福利不佳。

但如果缸內的魚隻在換完水後,至少3小時以上都還在喘、或者是魚不只喘,還出現了零星死亡、或者以往換水都不會有這樣的表現,只有這次換水有這樣的表現,那就代表這些魚隻的動物福利狀況可能變差了,需要進行調整。反過來,如果原本是換水之後都會喘的群體,最近換完水後都可以自在游動,那我們就能判斷,這些魚隻的動物福利情況可能好轉。

 

以下會描述幾種,目前已被證實跟動物福利有所關聯的魚隻行為。

 

魚隻的積極性與消極性應對策略的比例變化

如同前文所述,同一個物種中,不同個體會有不同的反應變化。魚隻的反應策略粗略可以分成積極性策略與消極性策略兩種,這能對應到人類性格中的外向與內向。採積極性策略的魚隻,遇到事情比較不容易產生壓力、較會主動地去改變環境、較具有侵略性、願意探索新環境、會做風險高的行為、較不在乎族群密度。消極性策略魚隻則完全相反,遇到突發狀況比起迎戰或躲藏,更多時候可能會是僵直在原地,且因為容易受到壓力,所以常躲在遮蔽物後方、受到驚嚇後會需要花更多時間復原、生長速度較慢、容易染病。

一個族群中這兩種對應策略會以一定的比例存在。因此在一個魚群中,看到部分魚隻較為膽小或縮在角落,有可能是正常的情況,這並不代表動物福利異常。但如果一個魚群中積極性策略者占比逐漸下降,甚至整個族群都是消極性策略者,這就代表著動物福利狀況異常。反過來說,當整個族群中積極性策略者比例上升,就代表動物福利狀況不錯。因為積極性策略所代表的是較無壓力的狀態。

 

覓食行為

魚隻在覓食時會評估環境風險以及食物的價值。因此若魚隻遭遇壓力,認為環境不安全,則會因此暫時放棄覓食。食慾下降被認為是魚隻遭遇壓力後生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觀察魚隻的覓食行為,可以評估魚隻的動物福利狀況。當魚隻採食量下降、魚隻進食慾望減低(可能表現為挑食)、從給予食物到魚隻吃入食物之間的時間間隔延長(表現可能為不願離開躲藏處)、遭遇壓力後恢復覓食的時間間隔延長,都可能代表魚隻健康狀況或福利狀況變糟。

除了可以觀察魚隻進食時的情況,如果日常是定時投餵食物,或者是餵食前有特殊的訊號(例如:拿出特定顏色的飼料罐、關掉造浪),也可以觀察魚隻是否有進食預期行為。進食預期行表現為魚隻會聚集在餵食點附近、或者是會較激烈的游泳。這代表對魚而來說,環境中沒有太大的風險,因此他們可以在食物出現之前,就開始準備。因此若魚隻有預期進食的反應,大多是動物福利良好的表現。但這要綜合其他行為判斷,因為此行為也可能是因為食物投予量不足,造成魚隻之間明顯的競爭,才讓魚隻特別激動。

食物投予量不足的魚,除了餵食前會特別激動之外,還會因為食物分配不均(強勢者會吃的比弱勢者多),而觀察到魚隻體型差異逐漸擴大。此外攻擊事件也更容易發生,所以魚鰭或體表受損的魚隻比例會變高。有時甚至連原本無攻擊性的魚隻在餐後都會出現攻擊表現。這也是一個動物福利可能變差的表現。

 

呼吸狀況

魚在健康時能夠精準的調節呼吸的速度。因為呼吸太慢會導致身體缺氧,而過度換氣會導致身體遭受氧化傷害與酸鹼不平衡的情況。因此魚日常大多會維持最低需求的呼吸量。呼吸急促的表現與多種影響福利的問題有關,例如:人造光源、響亮或是令人厭惡的聲音、突然出現的氣味、不適當的水溫或是底沙、活動被限制、躲避空間不足、被迫接近人類、攝食機會減少、清潔環境、運輸、捕撈魚隻、皮膚暴露空氣中、存在掠食者、存在化學物質、疾病和糟糕的水質(氨或硝酸鹽超標)。因此呼吸速度的增加有可能代表著壓力或是動物福利不佳

但這也有例外,像是吃飯前的興奮、飯後因為消化系統的運作或是繁殖時期需氧量增加,也會導致呼吸速度加快,但這卻是正向的體驗,不只不會傷害動物福利,反而是動物福利狀況好的表現。

而開關燈、換水、清潔魚缸,雖會造成魚隻短暫的壓力,此時魚也會出現呼吸急促。不過動物福利追求的是,整體的正面體驗多於負面體驗,並且同時要維持一定的健康狀況。這些操作雖然會短暫的讓魚有壓力,但卻可以幫助他們維持健康,因此這並不會影響動物福利。

我們可以透過常規的檢查紀錄、短時間內多次觀察,判斷魚的呼吸急促是否代表動物福利問題。如果是短短幾十分鐘內,魚隻就恢復正常,那這就有可能是正常表現。如果是過去呼吸平緩,但近期突然變得很急促;或者是呼吸持續數小時的急促,那就有可能是一個動物福利受損的指標。不過此指標因為涉及的可能性過多,所以還是要結合其他的訊息,例如:魚在水缸中的分布狀況、魚對外界的反應,才能做出比較精確的結論。

呼吸急促這個表現,除了反映出動物福利可能不佳之外,長期的呼吸急促也會造成較強烈的氧化傷害,使得魚隻出現各種生理功能障礙或感染。因此一隻動物福利好的魚隻,其呼吸速度應為低至中等。

 

攻擊行為

當資源(例如:生活空間、食物、性伴侶)有限時,生活在同一個空間的魚隻就會彼此競爭資源,最終出現階級制度。攻擊行為的描述包含攻擊者與被攻擊者雙方的行為。攻擊行為包括:衝撞、咬傷或試圖咬傷其他魚隻、威嚇表現。被攻擊者的服從行為則包括:逃跑或靜止不動。是否出現明顯的階級攻擊行為取決於幾個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個體的「膽量」、體型、性別….等,非生物因素則包括資源的空間和時間分佈,其中非生物因素的影響比生物自身的特性還大。

光是階級行為出現時,就可能導致階級較低的服從者出現壓力,服從者通常表現出攝食量減少、攻擊性下降、運動活動下降、膚色表現變差和血漿皮質醇水平升高等情況。不過就算出現攻擊行為與社會階級,也不代表動物福利不佳。因為魚隻只要處在個人的社會階級跟整個群體的社會階級都穩定的情況下,如果能擁有足夠的食物,也能擁有不錯的動物福利。當社會動盪不安時,強勢者會更頻繁的透過強烈的攻擊行為去確認自己的地位。因此當魚體表的傷口數量越多和鰭的完整程度越低,魚隻的動物福利狀況就可能越糟

 

個體游泳行為

游泳行為的變化可以反映魚如何感知和回應周遭的環境。而游泳行為的模式改變與福利的關係,目前較明確相關的為疾病或毒素造成的游泳行為改變。當魚隻被疾病感染,或是接觸到毒素時,可能會出現衝刺、摩擦身體、活動減少、呆滯、離開魚群的表現。這些行為都是識別魚類福利是否減少的重要標準。

因此飼養者應該了解正常飼養條件下魚類的游泳行為,並注意游泳姿勢的任何短期變化。游泳行為正常時,代表物種有較高的機會是生存在水質適當、密度適當、餵食方式適當和無明顯疾病的情況下。

 

群體游泳行為

當飼養魚隻密度高時,觀察個體的行為會變得困難。因此大多養殖場都是使用群體行為做為福利評估指標。群體游泳行為是指魚群的空間分佈和游泳活動,包括族群結構、方向性、群體的水平和垂直分佈及其游泳速度和方向。

當魚組成一個群體時,他們之間會有一個交通規則存在,避免碰撞彼此,尤其在高密度飼養的時候,魚群中的個體,會需要更迅速的對其他魚做出反應。也因為這個交通規則的關係,因此一條魚的反應,就可以影響整個魚群的行動,而這樣的變化就可以當作壓力或福利的指標。

由於魚缸的光線、水流、遮蔽物的分布不均勻,因此魚會對不同區域產生偏好。當密度正常時,魚會被吸引到最有利的區域並避開不利的區域,但當魚密度較高時,會因為競爭的關係,出現只有優勢魚可以待在最佳位置,其他劣勢魚只能待在次優位置。我們可以透過魚群的分佈,去辨識有哪些因子可能會造成魚隻壓力,並且對此進行調整。當魚群遭遇了突發的負面刺激時,魚群會傾向逃逸到水缸底部,所以當發現魚群聚在底部附近可以表明最近暴露於急性壓力源。

 

刻板行為

刻板行為描述為一種重複的、不變的行為模式。魚身上的表現大多是沿著相同的路徑或方向游動。當魚隻遭遇挫折、不適或是飼養密度較高時,刻板行為都會增加,因此這可能是養殖魚類福利不佳的指標

 

與正向情緒相關的行為

當魚隻表現出探索行為、食物相關預期活動(獎勵預期)、偏好選擇和因獎勵而進行動作時,都是魚類正向情緒的指標。因為這代表這隻魚認為現在環境很放鬆,不需要隱藏自己,也不需要準備逃跑。探索行為還能讓魚隻獲得能操作、改變環境的滿足感,提升魚隻的動物福利,因此需要提供複雜的環境提供魚隻探索機會。

 

自然行為

當動物無法執行其自然行為時,就會陷入受挫的狀況,而這也被評估為不良福利的指標。當魚類展現自然行為時,就會被認為是較好的動物福利指標。因此缸體的設計不僅要適應動物的生理需求,也要適應物種的特定行為需求。例如:飼養比目魚時,比起水體大小,更重要的是要能提供讓比目魚休息的表面積。當比目魚無法進入休息區時,魚隻就會出現刻板行為。而針對鮭科魚、鯛魚和鱸魚這類需要不斷游泳的個體,通常會用圓形水箱養殖。

 

壓力前的預測

當確定魚隻一定會遭受壓力時,讓生物可以預測接下來的事情可以大幅降低生物的壓力。例如:撈魚會讓魚隻有壓力,但如果可以在撈魚,給予魚隻特殊的光色刺激或特定聲響,告知魚隻接著會被撈起,則能大幅降低魚隻因捕撈而出現的緊迫。雖然讓魚隻能預測環境能降低魚隻的壓力,但高度可預測的環境反而會造成刺激不足,導致無聊的發生,而無聊則是對生物最殘酷的虐待。如何去平衡刺激跟預測之間的比例,則要根據魚隻的行為進行微調。

 

結論

在缺乏精密儀器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透過觀察魚隻與他的同伴或是環境的互動方式,評估魚隻的動物福利,並找出飼養管理中的問題點。但需注意所有行為的觀察都要持續一段時間,並且應比較不同時間點的差異,不能以單一時間點的表現,就妄下判斷。

因此呼籲政府機構在進行動物福利評估時,一定要去比較紀錄不同次訪視時記錄的資料,除了觀察動物行為變化外,也可以觀察動物數量是否快速減少、甚至是已經更換成其他個體,用以推估死亡率。若在缸中發現有疑慮的行為,也需要在缸前觀察一段時間,或者是訪視完其他缸後,再回頭檢查,才能更精準的判斷出是否有虐待動物之嫌疑。

魚隻的動物福利已經被忽視太久太久了,有多少人只把魚當作裝飾品或風水使用? 有多少人認為魚只要活著就是福利良好?當台灣的<動物保護法>具有野心,想將所有有脊椎的動物納入管理時,又有多少法條有考慮到魚這樣的生物存在? 當夜市禁止販賣哺乳類時,金魚又是個例外。在以前或許可以說因為相關資訊不足,因此無法規範,但現在關於魚隻動物福利的論文已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也有其他國家的法規可以參照。現在已經是可以開始制定細則,讓<動物保護法>脫去<可愛動物保護法>外衣的時候了。魚或許跟人相差很遠,但他們如同狗貓,也具有情感。

 

參考文獻

Martins, Catarina IM, et al. "Behavioural indicators of welfare in farmed fish." 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38 (2012): 17-41.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