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物到底是什麼?他會怎麼影響魚缸?

在搜尋水族相關知識的時候

常常會看到像是

魚便要清掉

殘餌會汙染水質

腐爛的水草會菌濁

這類型的描述

 

而如果有看我們的文章

也會發現文章中很常出現

有機物這三個字

 

但到底有機物是什麼呢?

魚缸裡面有哪些有機物?

這些有機物會造成什麼樣的問題呢?

 

有機物的意思是

除了碳氧系列(例如二氧化碳)、碳酸系列和氰酸系列之外

所有含有碳的分子都是有機物

而生物體和其分泌排泄物也幾乎都是有機物構成

(藻類、細菌、水草、魚都是有機物)

所以只要養魚

你永遠不可能移除掉缸中所有的有機物

而細菌也必定會在缸內生長

 

而記得一個前提

腐生菌就是以有機物維生

而魚缸裡面的環境穩定

就是靠腐生菌

 

日常魚缸產生的有機物量大概在一個範圍內

如果系統穩定的話

缸內細菌都能即時分解這些有機物

並且維持在一定的數量

因此不會出現菌濁的問題

也不太會發生細菌與原蟲的感染

 

換句話說

只要你是穩定1個禮拜換一次水

你的系統就能慢慢適應這樣的有機物量

變成1個禮拜換水一次也沒問題的系統

 

但如果你每天換水

那你的系統適應的就是每天換水的狀況

只要一不換水就可能會出事

 

你系統會長成什麼樣子

就取決於日常缸內的有機物量

只要照護方式很穩定

細菌也會很穩定

 

而當水中的有機物波動

遠超出系統可以承受的範圍

腐生菌就會大量增生

就會變成菌濁的狀況

魚體表被感染的機會也會大幅提升

 

像是水草突然爛掉

飼料餵食太多

魚分泌很多黏液

死在魚缸中

甚至是酒精不小心噴入魚缸

都可能會讓魚缸菌濁

 

這也是為什麼換季的時候

魚缸比較容易出事的原因

因為細菌們的分解速度會受到溫度影響

換季會影響細菌分解速度和有機物的平衡

此外

不同季節自來水中的有機物量和種類也會不同

所以換季的時候容易出現問題

有一部分是因為有機物的關係

 

而上面指的是細菌很好分解的有機物

有一些有機物細菌很難分解

像是纖維素

 

這些細菌無法分解的東西

不會成為細菌的糧食

因此他不會造成菌濁

然而他還是有可能會造成環境不穩定

 

因為這些有機物有些會以肉眼看不到的大小

漂浮在水層當中

換水可以換掉

但是因為體積太小

一般物理過濾擋不掉

 

而這些漂浮的有機物

是有實體的!

因此細菌也可以生長在他上面

而當細菌長上這些漂浮的有機物團時

這些有機物團就會產生一些遮光性

 

這也是為什麼

雖然日常魚缸看起來蠻透亮了

但是換完水後

魚缸看起來卻又比換水前更亮的原因

 

而一些比較細緻的物理過濾

或是殺菌燈與臭氧

能夠讓水缸變得十分透亮也是這個原因

因為他們可以移除或破壞這些很小型的有機物

(但變得很透亮不見得是好事

這些有機物也有一點抗氧化的功能

能保護魚體表)

 

那為什麼

這些不可分解的有機物會讓系統變得不穩定呢?

 

當這些難以分解的有機物增加的時候

整個魚缸的培菌面積就會增加

如果都不去移除這些有機物

結果就是你的魚缸會變成類似濾材塞滿的魚缸

裡面的基礎細菌量很多

NO3-也可能會增加

 

此外雖然這些有機物細菌無法分解

但原蟲和真菌可能有辦法緩慢分解

因此真菌和原蟲感染的機會也會增加

 

不過這些事情都需要蠻長的一段時間才會發生

就以台灣的氣溫來說

小型缸只要每1-2個禮拜換一次水

大型但低密度的缸體

或是像是海水有蛋白除沫的缸體每1-2個月換一次水

就可以防止這樣的問題發生

 

簡單來說

換水其實是為了換掉這些細菌無法分解吸收的懸浮有機物

而有機物量是否穩定

決定了魚缸是否穩定

這是試劑測不太到的事情

數據正常不代表水質就是正常的

不過乖乖換水能少煩惱很多事情

如果魚缸容易菌濁或缸壁長膜

那還是有地方要調整了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