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QA]魚缸水質偏酸怎麼辦?該用的是小蘇打還是珊瑚骨?

podcast連結: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2a2eedba-3c7c-4e1c-b83e-d8cbbd5cdd2d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AmabTu-xitc

有些魚被戲稱是「屎王」,意思就是牠們代謝旺盛、糞便量多,容易讓水質變得不穩定,甚至出現「酸跌」問題。這時不少人會想辦法調整水質,其中最常見的兩種方式就是使用「小蘇打」或「珊瑚骨」。

為什麼魚缸會發生「酸跌」?

酸跌指的是魚缸 pH 值隨時間逐漸下滑,直到影響魚隻健康甚至死亡。常見原因包括:

  • 魚隻太多、代謝量高
  • 餵食過量,糞便與殘餌累積
  • 濾材堆太多卻沒清洗,產生過量有機酸
  • 水體太小、緩衝力不足
  • 自來水本身就偏軟,KH 值太低

當酸跌發生時,魚可能出現喘氣、活動力下降、甚至暴斃等問題。

調整水質:珊瑚骨與小蘇打的差別

小蘇打(碳酸氫鈉)

  • 反應快:可在幾分鐘內提升水中 KH 值與 pH 值。
  • 適合困水桶使用:建議在換水前先調好新水,再加進魚缸。
  • 方便掌握劑量:可精確控制調整幅度,但需注意不要變化太大。

珊瑚骨

  • 緩慢釋放碳酸鈣:需數天以上才能穩定影響水質。
  • 適合放在濾材盒中:水流通過時會慢慢釋放礦物質。
  • 難以控制變化幅度:釋放量不穩定,會隨水流、水質與表面積變動。

⚠️ 常見錯誤:把珊瑚骨放在困水桶!

這是無效做法。 因為珊瑚骨釋放太慢,根本來不及在短時間內調整新水。

所以該選哪一種?

這取決於你的換水頻率與用水特性

如果你習慣每次大量換水(例如每週換 3050%

  • 建議使用 小蘇打 在困水桶中先行調整水質。
  • 因為每次都換大量水,pH 波動幅度大,需要穩定的方式預先處理。

如果你只換少量水(例如每 12 週換 1020%

  • 可以使用 珊瑚骨 放在濾材區當成長期穩定水質的方式。
  • 小量換水較不易破壞酸鹼平衡,這時慢釋型的濾材比較實用。

但重點其實不是「用哪種東西」……

真正該問的是:為什麼你會發生酸跌?

珊瑚骨或小蘇打都只是「事後補救」,但如果你的魚缸設計本身就有問題,這些方法就只是治標不治本。你應該檢查:

  • 魚是不是養太多了?
  • 餵太多了嗎?殘餌會不會沒清掉?
  • 濾材有定期清洗嗎?還是堆滿了髒污?
  • 魚缸太小嗎?要不要考慮擴缸?

如果上述問題沒處理好,pH 仍會持續下跌,那就算加了再多珊瑚骨也沒用。

魚真的那麼「愛鹼性水」嗎?

很多人聽說「金魚喜歡鹼性水」,但其實這是錯誤的簡化。金魚其實適合的是穩定的中性水,而且牠們耐酸又耐鹼,只要穩定就沒問題。

至於為什麼很多人說金魚要鹼性水?是因為:

  • 餵太多、魚太密、濾材亂放,導致 pH 下跌。
  • 為了防止酸跌,只好加鹼性物質補回來。

久而久之,就變成「金魚喜歡鹼性水」的傳說,但事實上,是人類搞砸水質,然後又用鹼性物質補救,才讓人誤會魚「偏好」那種水。

穩定,比什麼都重要

不管你養的是什麼魚,也不管你住的地方是自來水、地下水還是 RO 水,魚最需要的,是穩定的水質。

與其糾結於酸還是鹼,不如回頭檢查你的換水習慣、濾材配置、餵食方式。如果這些都能做好,pH 自然不容易亂飄。

珊瑚骨與小蘇打都是工具,但最強的穩定劑,就是你的飼養管理能力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NaN / -Infi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