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連結: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366da3ce-07ab-4fa7-b6e5-3b9181304ca8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m1eUYDQUe0Q
很多人以為金魚很好養,好像只要有水就能活很久,事實上也真的是如此,金魚在一個正常的魚缸中,確實可能活10-15年之久。但在台灣,大部分的金魚活不到一年,並不是因為金魚本身太脆弱,而是因為飼養的方式出問題了。
首先,金魚的排泄量大。再加上金魚本來偏向吃植物,可是很多飼主卻常常餵給肉食魚的高蛋白的飼料。這種飼料對金魚來說太營養了,很容易讓牠們消化不良,水質也會變得很差。水一旦變壞,金魚就容易生病,甚至突然死亡。
很多人會挑蛋白質越高的飼料,覺得這樣才營養,但對金魚來說並不適合。金魚其實需要吃「量多、但能量低」的食物,像是蔬菜水果類的食物。如果真的要餵高蛋白飼料,一天吃個兩三口就夠了。吃太多會讓腸胃裡的菌亂掉,還可能傷到肝臟,最後出現腹水、立鱗這類很嚴重的問題。
雖然金魚對病菌或水質變化的忍耐力比其他魚高,但這也是問題所在。因為金魚太能撐,就讓很多人以為隨便養都沒關係,結果養法越來越奇怪。如果營養沒問題,金魚真的可以撐很久,甚至在沒裝濾材的缸裡也活得下來(只要沒有氨中毒)。但如果水質又不穩、營養又不對,那魚早死其實是很正常的事。
除了營養問題,台灣的金魚圈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過濾系統很極端。有兩種特別常見的做法,一種是「堆超多濾材派」,一種是「天天換水派」。
堆濾材的人會把缸子裝滿濾材,像養殖場一樣,一年花好幾萬買濾材,養很多細菌來幫忙分解髒東西。但這些細菌你無法挑,也不曉得裡面是不是有些在拉屎、有些在吃屎(真的有人這樣形容)。結果反而讓水質變得更差,pH亂掉、硝酸鹽累積。比不裝濾材的金魚過得還要慘。
另一派則是不裝濾材,每天靠自己換水撐著。這種方法比堆濾材還好一點,因為水比較乾淨,但問題是你不可能每天都那麼有空。有時遇到寒流、停水、出門或太忙沒時間,整個系統就崩潰了。這就像是你當魚缸的直升機父母,什麼都要親力親為,但只要你不在,整缸就撐不下去。
如果你已經換水換到覺得很累,那表示這種方式根本不長久。養魚應該是放鬆的事,不應該讓你每天都覺得壓力很大。與其每天辛苦換水,不如花一點時間設計一個穩定的系統,讓你一兩週換一次水也沒問題。這樣出門或加班時也不用擔心魚的狀況。
所以說,為什麼金魚常常活不到一年?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營養不對」。很多人以為高蛋白、高油脂的飼料比較營養,但卻忽略了金魚沒有胃,根本無法好好消化這些東西。結果就是吃壞肚子、水質惡化、魚生病。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接受「金魚活一年就差不多了」這種觀念,那可能就不會去檢查自己的飼養方式有沒有什麼地方出問題。可是你如果去看國外的案例,會發現很多金魚其實都能活超過 10 年,這表示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因為「那是歐美,台灣不一樣」就放棄改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