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連結: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0b83aee0-ba0e-497a-a1c2-74a59a4e8d39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IcAZEglPdMU
許多飼主在養鬥魚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的魚顏色逐漸變化,甚至與剛買回來時大不相同。這種現象被稱為「洗色」。魚會不會洗色主要是受到基因影響。
鬥魚的洗色過程可以分為色塊擴張型與斑塊變化型。
- 色塊擴張型 這類型的洗色與色素細胞的生長有關,通常表現在某個顏色的區塊逐漸擴大。例如:
- 魚原本身上有紅色和藍色,但隨著成長,藍色部分擴大,逐漸覆蓋紅色區塊。
- 這種變化與色素細胞的發育有關,通常發生在年幼的魚隻,隨著成長,體色會趨於穩定。
- 斑塊變化型 這類型的洗色與跳躍基因(Transposons有關,基因的開關可能影響色素的表現,使魚出現顏色變化。例如:
- 魚原本是紅色,隨著時間推移,紅色逐漸變為黃色。
- 這類變化可能持續發生,尤其是在糖果基因的鬥魚中,顏色變化的幅度可能非常大。
另外也要注意,鬥魚可能因為情緒、壓力或營養不良等因素,而出現顏色變淡或壓力紋。這類變化大多是顏色深淺的臨時改變,或出現特殊的條紋表現,並不算真正的洗色。而若魚隻同時出現食慾不振、活力下降、白點或爛鰭等症狀,就需排除疾病或水質問題,這類情況與單純的基因性洗色不同,大多數是疾病表現。
洗色與年齡的關係
一般而言,年輕的鬥魚較容易洗色,因為色素細胞仍在發育,基因的表現也較不穩定。當魚進入成魚階段,顏色會趨於穩定,但當然有一些跳躍基因表現較強烈的鬥魚,可能一輩子都會不斷的洗色。
但就算是一般的成年鬥魚如果環境變化大,例如換水、改變飼料、溫度變動等,成魚仍可能會出現一些顏色變化。因此,當魚開始洗色時,不需要過度擔心,應該綜合考量魚的健康狀況,而非單純以顏色變化來判斷環境適不適合。
購買糖果色鬥魚時的考量
糖果色的鬥魚,由於基因特性,顏色變化幅度可能很大。許多飼主買回來的魚,在幾週或幾個月後,發現顏色與原本不一樣,甚至變成完全不同的花色。因此,在選購這類鬥魚時,應該:
- 關注魚的體態與健康,而不是只看顏色。
- 避免購買價格過高的「特別花色」,因為這些顏色可能只是暫時的。
- 接受顏色變化的可能性,不要對特定顏色抱持過高期待。
育種與洗色
在育種過程中,穩定的品系應該能夠維持特定花色,不會隨著環境變化而大幅洗色。然而,有些品系的魚仍存在較大的顏色變異,這可能是因為育種選擇尚未足夠穩定,或混有糖果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