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處方藥物選擇簡介

非處方藥物選擇簡介

在購買非處方用藥的時候

如果只看藥物寫的適應症

常常不知道該選擇麼藥物

好像每款藥物都能治療爛鰭、細菌感染

這一篇文章就是要來教大家

怎麼簡單的判斷藥物功能

 

第一類、 亞甲藍或ㄚ啶系列

會在成份的部份看到

AcriflavineAcrinolAcridineMethylene blue

例如: 莫斯特魚病剋星、sera治細菌生蟲劑、白黴舒、癒魚傷、黴點避

 

這類藥物對淺層的感染效果不錯

對細菌、原蟲、真菌都有壓制的效果

而且對魚體傷害很小

下藥比較不會造成魚體負擔

 

所謂淺層是

體表的顏色都還在

皮膚的質地也沒有改變(黏液分泌不會太多)

除了破尾、爛鰭其他體表沒有異常

沒有明顯的傷口

或是體表局部有些小紅點

而且才剛發生不久

 

這類型藥物主要只是抑制病原

復原還是要靠魚本身

所以如果病原太強

或是環境太髒

可能會壓制不住

 

第二類、 孔雀綠系列

成分的部分會看到malachite green

滲透性強

對原蟲和真菌都有很好的殺滅效果

所以治療深層的感染效果不錯

但是孔雀綠對細菌效果不太好

 

但大多原蟲與真菌感染都會併發細菌感染

因此如果要使用到孔雀綠系列的藥物

我會選擇含有其他染劑的類型

例如 : sera綜合魚病治療劑、莫斯特細菌剋星

 

這類藥物毒性高、且會累積在魚體內

所以小型魚、酸性水域魚、鯰魚系列

使用的時候都要降低劑量(1/3-1/2劑量開始)

而且使用後

最好2-3個月內不要再用

讓魚有機會把藥物從體內代謝

 

深層感染的意思是

體表有明顯的傷口

黏液分泌非常多可以看到體表白霧

傷口附近皮膚顏色改變

身體表面局部嚴重的發炎、泛紅

 

此類型藥物

對體表感染的效果很好

但缺點是毒性很強

所以身體虛弱的魚使用後可能會出事

 

第三類、銅離子

用在海水的白點與卵圓的治療效果很好

是個厲害的原蟲藥物

但使用的時候比起非處方用藥

我會更推薦各種螯合銅效果會更好

 

但是淡水我一概不推薦

因為他的毒性會嚴重受到水的KH影響

在淡水中不好控制

 

而且淡水也沒有非銅藥不可的原蟲

所以除非真的無計可施

不然不會使用

 

第四類、抗生素

治療細菌體內感染的唯一選擇

例如: 治菌能、魚膚寧

 

他對魚傷害小

但是如果常用會有抗藥性產生

因此會建議把它當作最後的殺手鐧

或是魚真的虛弱

但是又有細菌感染的時候可以嘗試看看

 

用完後要有心理準備

可能未來半年這個藥物都無法再次使用

 

使用時候的劑量維持很重要

盡量在治療缸使用

而劑量我也會抓他建議的2

如果可以的話

每天換水50%-80%然後補相對應的藥物

效果會比較好

 

體內感染的表現為

全身都發炎紅腫

可能會有立鱗腹水

 

因為抗藥性很容易產生

所以如果是體表感染

我還是會先用染劑或是孔雀綠治療看看

 

第五類、體內蟲用藥

治療腸胃道感染的最佳選擇

但同時也是很不錯的原蟲用藥

 

性質跟抗生素很像

對魚體的傷害也是比較小的

 

不過因為他主要用在治療腸胃感染

因此也會影響腸道菌叢

所以使用後

魚隻的白便狀況可能會出現1-2個禮拜

 

只有對原蟲和厭氧菌感染有效

因此只有在確定真的是原蟲感染

或是腸胃炎的時候才會使用

 

例如: sera治鞭毛蟲類寄生蟲劑、莫斯特六鞭剋星、剋原蟲、歐多寧、敵蟲靈

 

第六類、大型寄生蟲用藥

基本上就是一種寄生蟲對應一種

這個比較沒有爭議

就看它包裝上寫那些蟲可以處理

基本上就是那些蟲

 

不過蟲也是會有抗藥性的問題

加上這類藥物很容易被環境影響

 

所以治療最好就是放到治療缸

然後有時候運氣比較差

可能會需要嘗試到2-3種不同藥物

 

而這類藥物對魚的毒性也比較強

如果魚出現中毒反應

請馬上停止治療

等到魚體狀況養好後

再重新挑戰治療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NaN / -Infi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