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一種”能屈能伸”的生物
他們的體型大小會依據環境調整
除了給的食物多寡之外
壓力也是影響魚體大小的原因之一
壓力的意思就是
身體覺得現在隨時會Game over
因此比起努力的長大
更重要的是儲存能量
以備不時之需
因此這時候
不論給魚的營養是否完整
魚都不會長大
只會變胖
直到壓力解除為止
而壓力大的時候
魚體需要的維生素會比健康的魚還要多
此外因為他們肝臟功能會比較差
如果食物能量過高
反而會讓他們負擔更重
因此身形已經停止生長的魚
千萬要特別注意他們的肥胖狀況
如果魚已經開始變胖了
就要減少食物的給予量
或是換成脂肪和蛋白含量較低的食物
而如果可以的話
在食物中多補充維生素
也能讓他們比較健康
但壓力畢竟是壓力
壓力大就是會讓人老得快
(所以才會有
離職後整個人都年輕了起來
的說法
而魚在壓力解除的時候
也會有突然長大的現象喔~)
因此就算我們可以用營養補充
讓魚的日常表現跟健康的魚相同
壓力大的魚壽命就是會比一般魚還要短
老化的速度也會比較快
而魚缸很小就是個壓力
魚缸越小通常魚的壽命就會越短
而魚的體型也可能會越小
因為那是個壓力來源
而幫魚換到大缸後
有些魚就會突然長大
這也是因為壓力解除的關係
就拿鬥魚來說
活在30L以上水體量的鬥魚
大多能有3-5年的壽命
最終體長可以達到7cm,甚至更大
但活在2L以下水體量的鬥魚
可能就只有1-3年的壽命
最終體長大概5-6cm左右
那魚到底需要多大的魚缸
才不會感受到壓力呢?
我們會希望最基礎是
以下水體量和魚缸大小都要同時滿足
才是適合魚的狀況
水體量來說:
排泄量一般的魚
1cm的魚能有1L的水量
排泄量多的魚
1cm的魚能有 3L水量
魚缸大小則是:
魚缸長度
游很快的魚成年體長的12倍
一般的魚 成年體長的6倍
不太動的魚 成年體長的3倍
魚缸寬度與高度
魚的成年體長的3倍
底棲魚
30平方公分對上1cm的魚
但這也是個通則
不同的魚種、不同個體還是會有差異
像是
有一些鬥魚放到2尺的魚缸就開始憂鬱
回到原本的20立方缸就很開心
或是
明明就只養了3隻5cm的鼠魚
但放在1.5尺缸就是不開心
放到3尺缸後就變成一隻快樂的小魚
但也有
在1尺缸中就過得很開心的鼠魚
總之
一切都是以魚的反應為主
而上面的公式
也只是讓大家有個評斷的基準
實際情況都要根據魚況下去修正
就算魚養得很密
但裡面的魚都很開心
也都很健康
那也沒有什麼不行
魚養得很少、空間很大
結果魚卻十分憂鬱
就要修改
雖然有少數的案例是
換大缸之後魚不開心
但絕大多數的魚都是
越大缸會越開心
壓力會越小
壽命會越長
也比較不會生病
有透天可以住
又有傭人(就是各位飼主了)幫忙打掃
誰想要住雅房呢?
因此如果可以的話
盡量選擇比較大的魚缸
會讓養魚變得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