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想像中還要常見的氨中毒

比想像中還要常見的氨中毒

氨的存在是魚缸要有硝化細菌的理由

 

因為氨對魚很毒

而只要魚活著

環境中有腐生菌存在

氨就會源源不絕的產生

不過硝化細菌能夠解除氨的毒性

因為有硝化細菌存在

水族缸飼養才得以實現

 

也因此所有會讓硝化細菌無法作用的因素

都可能會讓氨出現

像是

  • 1個月內的新缸(硝化細菌還來不及長)
  • 大量清洗濾材(細菌叢的變化)
  • 突然增加魚量(缸內的硝化細菌從來沒處理過這麼多污染)
  • 沒有過濾器的環境,例如檢疫缸、運輸(根本沒有硝化細菌長的位置)
  • 水溫、pH突然變動、藥物使用(硝化細菌不適應)

都有可能會遇到氨中毒的問題

 

雖然是這麼說

但很多新手都不知道氨的存在

 

因為一開始養魚的焦慮

會讓新手看到魚的糞便或食物的殘渣

就會著手清除並換水

間接解除了氨氮中毒的可能

等到逐漸熟悉

也不再焦慮的時候細菌已經成形

因此也不會遇到氨中毒

直到某天心血來潮大洗魚缸

或者是想幫魚換新家

魚突然就出問題了

 

而就算遇到了氨中毒

還可能會誤會成是適應不良

或者是傳染性疾病

完全不會想到是氨中毒的問題

 

氨中毒的表現有非常多樣化

除了急性氨中毒

魚會突然變得很呆滯或突然暴衝比較好判斷外

 

輕微的氨中毒症狀可能是

  • 呼吸稍微急促
  • 體表或鰭泛紅
  • 體表黏液變多、水比較容易臭
  • 眼睛白濁
  • 體色變得奇怪
  • 突然不願吃飯或食慾下降
  • 活力下降

與許多疾病的症狀相似

 

當環境中氨濃度變高時

魚會因為遭受壓力而免疫力下降

有些病原菌(例如:柱狀、車輪蟲、鐘形蟲、淡水白點、海水白點)

在氨濃度高的時候致病能力也會變高

因此各式各樣的疾病也相繼發生

 

此外在治療缸中

已經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

如果魚隻又遭遇了氨中毒

因為氨與藥物的毒性都是透過肝臟解毒

如果此時氨濃度過高

藥物毒性也可能更著升高

而導致魚隻死亡

 

或許在一開始檢疫時期的疾病

或是不斷發生的疾病

或者是每次治療都會失敗

根本就只是氨中毒的緣故

 

而我們以為下藥後魚好了

或許只是因為

下藥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多換水

因此魚好了

或者是隨著治療過去

硝化系統逐漸穩定

因此魚好了

 

氨所造成的問題其實比大家想像的都還要常見

但因為氨只有使用試劑才能偵測到

無法使用其他方式發現

所以大多不會想到他

 

因此如果是新開缸3個月內

或是很常進新魚檢疫的飼主

我們會建議備有氨試劑

並且依照氨的數值規劃換水與餵食頻率

而如果沒有氨試劑

就是努力勤勞的換水度過水質較不穩定的時期

 

不過要記得

不要測到氨就覺得魚一定正在中毒

氨的毒性會隨著pH與氣溫而改變

pH又會影響到硝化細菌的作用

這些內容我們會在另一篇文章中與各位分享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NaN / -Infi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