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鹽的操作注意事項

使用鹽的操作注意事項

鹽是日常中最好取得

對於淡水魚也有基礎治療功能的物質

 

就像是海水魚可以泡淡水

治療寄生蟲

調降鹽度比重

也能降低海水魚在滲透壓調節上的損耗

 

鹽對淡水魚也有類似的功能

他能抑制一些細菌感染

也能降低魚隻壓力

幫助魚隻傷口修復

 

而新手在下鹽的時候有幾件事情務必注意

 

1. 鹽雖然很好取得,但他真的是藥物的一種

鹽是一種溫和的藥物

雖然他治療疾病的速度可能比較慢

但他對魚的傷害也比較小

所以當症狀不危及的時候是個好用的選擇

 

而那些很有效的藥物

對魚的傷害也比較大

有時候甚至會造成魚的終生長不大或無法繁殖

因此使用的時候務必小心

 

2. 鹽有效的部份是氯化鈉,成分越單純越好

不論是精鹽還是粗鹽都無所謂

不過他們分別有不同需要注意的地方

精鹽要注意不能是低鈉鹽、也不能含有抗凝結劑

但含有碘沒關係

粗鹽要注意品質,不要有太多雜質

而如果用水族鹽的話

選擇單純只含氯化鈉的就好

有添加維生素或微量元素

或其他藍藍綠綠的東西的鹽都不要用

 

因為鹽會需要隨狀況調整濃度

如果裡面含有其他物質

就不知道當這些物質濃度太高的時候

會不會造成其他問題

 

3.鹽要完全溶解之後才能慢慢加入魚缸中

務必要用缸內水把鹽充分溶解後

才能加入魚缸中

 

把鹽尾加入缸中的時候

會看到水中有一點像是油花的紋路

那是因為鹽水黏稠度和淡水不同所導致

等到那個紋路因為水衝擊而消失後

再分批倒入剩餘的部份即可

當然用滴流的方式加鹽也可以

 

4.鹽的量會比你想像中的多,一定要配磅秤使用

不同的鹽因為顆粒大小不同

所以重量無法從容量換算

磅秤就是個兩三百塊就有的東西

因此會強烈建議

如果要下鹽的話

一定要買磅秤用磅秤去量

千分之1的鹽=0.1%的鹽=一公升的水對1g的鹽

 

5. 鹽度的計算

直接記錄使用的鹽量和水體積即可

鹽加入後如果沒有換水就不會消失

而如果在鹽浴的過程需要換水的話

就是換掉多少比例的水

再補上多少的鹽

像是如果水中鹽度本來是0.2%

那麼換掉40L的水就是補上80g的鹽

 

在低鹽度的情況下

除了電子式的鹽度計外(但這個很貴需要上千元)

其他的鹽度計都不是很準確

所以計算與紀錄給鹽的量會是最好的做法

 

6. 無鱗魚系列(主要是鯰魚與魟魚系列)對鹽敏感

但敏感的意思不是不能下鹽

而是鹽度要慢慢調升

一天最多上升0.1%的方式

逐漸地增加劑量

最好的做法是每12小時提升0.05%

就算是無鱗魚也大多可以耐到0.3%的鹽度

0.3%的鹽度已經可以治療大部分可以用鹽治療的疾病了

 

7. 水草不耐鹽

如果要在主缸下鹽超過1禮拜以上

建議把水草移除比較好

否則水草可能會因為長期下鹽而死亡

反而造成水質汙染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NaN / -Infi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