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新手
在做功課的時候
會發現網路上的操作百百種
甚至有些時候
會發現自己目前養魚的方式
可能在某些人口中
是罪大惡極
不該出現在這世界上的做法
再執迷不悟
魚就會死掉
但請各位不要緊張
每個人的魚缸都是獨立的生態
每隻魚也都有自己的個性
只要魚過得好好的
那就是可以接受的狀況
畢竟我們去做這一堆的功課
就是為了把魚養好
魚都養的好好的了
只因為某個人說
你這樣不行
就要去改
這不就是本末倒置嗎
不過這裡問題就來了~
什麼叫做
魚狀況好好的?
畢竟有很多大大
魚明明養的也不怎樣
只是魚會游
就說他養的很好
有些人則是
魚其實養得很好了
就只是他魚鰭破了一點
就覺得自己養的不好
對我們來說
魚會吃、會游、呼吸正常
這叫做還活著
不代表過得好好的
過得好好的魚是
😀體態正常
沒有過胖也沒有過瘦
(體態的部分
蠻推薦大家可以在google圖片搜尋魚的學名
參考那些圖片)
😀身體會等比例放大
直到體長接近成年體長或性成熟時
不是只有肚子變大
😀體色鮮明
不會有黯淡或是蒼白的感覺
😀魚不會因為任何操作
或是季節改變
就變得有點怪怪的
😀不容易生病
就算不小心生病了
也不會太嚴重
復原速度也很快
😀不會突然死掉
😀活力十足
就算飼主不在
他們也會做自己的事情
😀食慾良好
會很期待餵食
😀跟缸內其他的魚或是造景有互動
😀會有多樣化的行為表現
(例如每天睡姿都不同
會看到他出現在魚缸不同地方)
😀而以上所有條件能維持超過一年以上
這是所有裡面 #最重要的條件
因為魚的耐受性很強
有很多魚就算過的很糟糕
也可以以看似健康的行為
存活數個月
此外飼料的酸敗
濾材狀況惡化
都需要數個月醞釀
所以一個照護方式是否可行
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測試
才能安心
而在未滿一年的這段期間內
就是多觀察了
就算沒辦法每天都仔細觀察
至少每1-2個月
以這些標準評估魚的狀況
這幾個條件達標得越多
就代表你的魚狀況越好
那如果有一些沒有達成
就代表還有些可以調整的地方
中間發生什麼事情
就見招拆招
如果沒有發生什麼問題
魚狀況都很好
那就把那些
跟你飼養方式相左的建議放在心底
如果真的發生什麼事情了
再去思考是否可能是這些原因
(記得一定要思考
別忘了網路是個龍蛇雜處的地方)
或是尋求專業諮詢
所謂關心則亂
在沒有判斷能力的情況下
到處蒐集資料
隨意下判斷
有更多的時候是自己嚇自己
而做越多
可能就錯越多
反而讓魚的狀況變得更糟
別忘了
養魚的最終目的
就是希望把魚養好
只要這個操作不會對你造成太大負擔
魚也都健健康康的
那就是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