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科小型魚(燈魚)

鯉科小型魚的飼養特性

💪 體質與環境適應

  • 壽命大概3-5
  • 體質極強壯,對水質要求不高。
  • 喜歡群游,但就算數量少,只要造景夠多也能適應良好。
  • 活動力強,代謝快,營養失衡時容易出狀況。
  • 建議觀察體態,避免因營養不均造成問題。

🍽️ 食性與餵食

  • 葷素不忌,幾乎什麼都吃,能塞進嘴裡的就會吃。
  • 食慾旺盛,容易吃太多導致肥胖,需控制餵食量。
  • 搶食能力強,容易讓缸內其他魚搶不到食物,造成同缸魚營養不良。

😌 個性與行為

  • 大多性格溫和,不會主動攻擊其他魚或清潔工具。
  • 活力旺盛、容易衝撞或追逐,偶爾會因打架而跳出魚缸。務必加裝防跳裝置!
  • 不太理人,平常多半忙著做自己的事;對人類的反應只有「給我吃的人類」。
  • 建議群養 6 隻以上會最穩定,但飼養 3-5 隻也不是不行,只要有吃、有地方躲就好說話。過若數量太少,部分個體可能會出現互相攻擊過度膽小的情形,因此仍建議以小群飼養為主。

🪵 造景與棲息需求

  • 不挑造景,底沙可有可無。
  • 喜歡有遮蔽或陰影的地方,有助減少緊迫。
  • 建議加入:
    • 小榕、鐵皇冠等附生植物
    • 沉木、陶甕、水管、塑膠繩等結構
  • 各種天然或人工素材都能成為牠們的躲藏處或活動區。

 


 

斑馬魚/ zebrafish/ Danio rerio

By Azul - Own work, Copyrighted free use

最大體長:5cm

最少飼養數量:6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兩尺缸

特殊注意事項:

l   關於螢光魚:
不建議購買螢光魚。此類魚是將外來基因隨機注入魚體內所繁殖的品系,
會造成基因不穩定,導致體質差異大、飼養難度上升。
👉 建議選擇原生色斑馬魚或白化品系,穩定度與壽命都較佳。

l   白化與長鰭品系:
這些品系對水質與營養的要求比原生型略高。
雖然仍屬於好養魚,但需更密切觀察體態與健康狀況。

l   活動空間:
斑馬魚運動量極大,建議提供寬敞的游動區域。
造景應選擇「小一號的配置」,讓魚有更多活動空間。

l   混養建議:
斑馬魚游速極快、活力旺盛,
若與游速較慢或性格安靜的魚混養,可能造成牠們緊迫。
👉 若要混養,僅建議搭配同樣速度快、適應力強的魚種。

 


正三角燈/ harlequin rasbora/ Trigonostigma heteromorpha

Roel Balingit -  Own work, CC BY-SA 4.0

 

最大體長:4.5cm

最少飼養數量:6隻,但希望可以8-10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兩尺缸

 

金三角燈/ lambchop rasbora/ Trigonostigma espei

By AverageWalrus - Own work, CC BY-SA 4.0

 

最大體長:3cm

最少飼養數量:6隻,但希望可以8-10隻更穩定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兩尺缸

特殊注意事項:

l   飲食偏好:
比其他鯉科燈魚更偏向肉食性,特別喜歡各類海鮮、赤蟲與豐年蝦。若能提供多樣化食物來源,牠們的體色會更亮、更具金屬光澤。

l   混養建議:
雖然金三角燈、正三角燈與藍三角燈可共養,但因體型略有差距,若魚缸僅兩尺大小,建議只選擇一種品系較為理想,以免金三角燈因體型較小而產生壓力。但藍三角燈與正三角燈本質上是同一物種,所以能共養。

l   水流需求:
喜歡在有水流的區域活動。可在缸內設置一處水流稍強的區域,讓牠們展現自然行為。

l   飼養空間注意:
若使用小於兩尺的魚缸,魚群容易感到緊張或受壓,在驚嚇時可能會瞄準縫隙跳缸逃逸。建議務必加蓋或封好開口處,並盡量維持穩定光線與環境,避免突然刺激。

 

 


一線小丑燈/ Chilli Rasbora/Boraras brigittae

Fantomeno 14 - 自己的作品, CC0

最大體長:2cm

最少飼養數量: 8-10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1.5尺缸

 

圓點小丑燈/ Phoenix Rasbora/ Boraras merah

By Andrewbogott - Own work, CC BY-SA 4.0,

最大體長:2cm

最少飼養數量: 8-10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1.5尺缸

特殊注意事項:

l   棲息與造景需求:
相較其他鯉科燈魚,牠們更喜歡有浮水植物或長葉水草、沉木遮蔽的環境
這類造景能提供陰影與安全感,減少緊迫,也讓魚群活動更自然。

l   餵食建議:
除了飼料外,若能補充豐年蝦無節、煮熟海鮮類(蝦仁、花枝等)
體色會更亮、活力更佳。多樣化飲食能有效提升牠們的健康狀態。

l   群養與混養:
不適合與大型燈魚混養,以免受壓;可與性格溫和、體型接近的魚種共養,如小型燈魚、鼠魚或青鱂。

l   相似魚種補充:

  • 夢幻小丑燈:對溫度與食物較敏感,偏好低溫,不太適合新手。
  • 三間小丑燈:雖名為小丑燈,其實是另一屬的生物,對溫度要求略高於夢幻小丑燈,但仍屬偏低溫魚種。沒那麼適合新手。

 

 

 

櫻桃燈/ Cherry Barb/ Puntius titteya

CC BY-SA 3.0

最大體長:5cm

最少飼養數量: 6-10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2尺缸

特殊注意事項

l   水流與混養:
是鯉科中對水流抗性較強的魚種,非常適合與鼠魚、異形等底棲魚共養。

l   造景建議:
對造景不挑剔,但若使用深色底沙、搭配茂密水草或沉木陰影,能讓紅色體色更鮮明、顏色更穩定。明暗交錯的環境也能讓牠們更放鬆。

l   飲食建議:
成年後食性由雜食偏向素食,不宜長期以肉食為主。平時可餵乾飼料、藻片,並搭配少量藻類食物或煮熟的蔬果切片(如南瓜、黃瓜),可幫助腸道健康、維持色澤。

l   品系與耐性:
市面上常見的大帆櫻桃燈白子櫻桃燈皆屬此類,體質強健、適應力高,屬於非常適合新手飼養的入門品系。

 



白雲山 (錫蘭紅尾燈)/ White Cloud Mountain Minnow/Tanichthys albonubes 

CC BY-SA 3.0,

最大體長:4cm

最少飼養數量: 6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2尺缸

特殊飼養建議

l   水溫與環境:
偏好略低溫的水域,若夏天能加裝電風扇降溫會更穩定。冬天通常不需加溫,低溫反而能讓牠們活得健康又漂亮。若長期處於高溫(28°C 以上),壽命可能縮短至僅 23 。適度補充維生素能幫助牠們維持體力與壽命。

l   造景建議:
對造景不挑剔,但若魚缸內有豐富水草與深色背景,能襯托出牠們銀白與紅色的光澤,觀賞效果更佳。

l   飲食建議:
雜食偏肉,喜歡各類動物性餌料,但不能只吃肉食。建議在飲食中搭配含藻類或植物性成分的食物,避免挑食並維持腸道健康。

l   品系與變化:
金白雲山為此魚的常見色系變體,體質同樣強健、對溫度適應範圍廣,非常適合新手飼養。

 

返回網誌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