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鯉科小型魚的飼養特性
💪 體質與環境適應
• 壽命約 3~5 年,在穩定環境下可維持健康且活躍。
• 對水質變化略為敏感,建議於過濾系統完全穩定後再放魚。
• 若需提早放魚,應搭配 NH₃ 試劑監測氨濃度,並定期檢測 NO₃⁻ 以避免蓄積。
• 建議每週穩定換水 20~30%,有助於維持良好水質與代謝狀況
• 壓力大、食物或環境不適時容易褪色,是常見的健康訊號。
🍽️ 食性與餵食
• 什麼都吃,飼料、生餌、冷凍紅蟲都願意嘗試。
• 搶食能力雖不及鯉科燈魚那麼激烈,但仍屬反應快速型。
• 建議搭配 含藻類或植物性成分的餌料,可促進腸道健康。
• 等到穩定後,定期補充生鮮餌料(像是赤蟲、豐年蝦)能讓體色更亮、活力更佳。
😌 個性與行為
• 天性膽小,需要充足造景與躲避處才會安心活動。
• 建議群養 ,數量太少容易出現互相攻擊或過度緊張。
• 若空間允許,可與其他溫和小型魚混養,但同科魚最能形成穩定群體。
• 因個性溫和,可與多種魚共養,但需注意體型差異,避免被活潑或好鬥的魚追咬。
• 部分個體在受驚或爭地盤時會跳缸,務必加裝防跳裝置。
• 平時不太理人,屬於「活在自己世界裡」的魚。
• 整體而言,飼養難度比鯉科小型魚略高一點,但仍屬於新手可嘗試的範圍。
🪵 造景與棲息需求
• 喜歡有枝狀結構與遮蔽的環境。
• 若無法使用沉木或真水草,可改用 假水草 + 多孔陶瓷裝飾 作為藏身處。
• 深色底沙 能幫助穩定情緒、減少緊迫與褪色。
金燈/ gold tetra/ Hemigrammus rodwayi
By Daiju Azuma - Own work, CC BY-SA 4.0,
最大體長:5.5cm
最少飼養數量: 6隻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2尺缸
噴火燈/ ember tetra/ Hyphessobrycon amandae
By Klaus Rudloff - Own picture from Klaus Rudloff, CC BY-SA 4.0,
最大體長:2cm
最少飼養數量: 8隻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1.5尺缸
黃日光燈(迷你燈)/ Silver tipped tetra/ Hasemania nana
.By Malene Thyssen (User Malene) - Self-photographed, CC BY-SA 3.0,
最大體長:5cm
最少飼養數量: 8隻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2尺缸
特殊飼養建議
l 燈光與環境:
不喜強光,燈光過亮會使魚緊張、顏色變淡。
建議使用柔和光線,或於缸中設置漂浮植物、沉木陰影區,營造半暗環境。
l 造景建議:
比起水草,牠們更偏好沉木結構與陰影區域,能增加安全感與活動意願。
若搭配部分水草也無妨,只要整體光線不過於明亮即可。
l 個性與混養:
性格活潑、好動但略帶攻擊性,尤其在群內爭地盤或繁殖期時會追逐其他魚。因此不建議與其他燈魚或溫和小型魚混養,以避免壓迫或受傷。
單一魚種群養能讓牠們展現自然的社會行為與色彩。
紅肚鉛筆燈/ Golden Pencilfish/Nannostomus beckfordi
Seriously fish
最大體長:3.5cm
最少飼養數量: 10隻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2尺缸
特殊飼養建議
l 缸體尺寸:
理論上 1.5 尺缸 即可飼養,但若公魚比例偏多,建議使用更大的魚缸。
由於多數水族店不提供挑選公母的服務,建議從 2 尺缸 起飼養較為穩定。
l 造景配置:
同種魚之間可能會有打架或追逐行為,
建議多放置水草、沉木或漂浮植物,以分隔視線、減少衝突。
豐富的遮蔽環境也能幫助牠們放鬆,展現自然色彩與行為。
藍帝王燈(藍國王燈)/ Purple Emperor Tetra/Inpaichthys kerri
Seriously fish
最大體長:3.5cm
最少飼養數量: 6隻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2尺缸
特殊飼養建議
l 造景建議:
喜歡枝條類型的造景,水草並非必需,但若搭配適量水草也能生活良好。若造景不足或環境過於空曠,體色容易變淡,無法展現原有光澤。
l 水質條件:
在水質過硬的地方飼養難度會提高,所以屏東、高雄、台南、離島養起來會比較困難,但其他地方沒問題。
l 群養與行為:
數量過少時,可能會攻擊其他魚的鰭;而當群體數量增加,則容易出現彼此爭鬥與領域競爭。唯有在有適度競爭的群體環境中,牠們才會展現最鮮明的色彩與姿態。
橘子霓虹珍珠燕子/ Red neon blue-eye/Pseudomugil luminatus
Seriously fish
最大體長:3.5cm
最少飼養數量: 8-10隻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1.5尺缸
霓虹燕子/ Forktail Blue-eye/ Pseudomugil furcatus
最大體長:6cm
最少飼養數量:6-8隻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2尺缸
特殊飼養建議
l 分類與習性:
雖然外觀與燈魚相似,但牠們並非脂鯉科,而是屬於彩虹魚的一員。因此在飼養上,對水流與造景的偏好與一般燈魚略有不同。但其他部分都類似。
l 環境與造景:
喜歡有水草、漂浮葉片與適度水流的環境。建議設置流速較快的區域與陰影區域,讓牠們能自在游動。相較於脂鯉科燈魚,牠們更容易跳缸,務必加蓋或封好縫隙。
l 餵食建議:
食慾旺盛、偏愛動物性餌料。若能多餵生餌(如豐年蝦、赤蟲),體色與活力都會明顯提升。
小叩叩魚/ Sparkling Gourami /Trichopsis pumila
Seriously fish
最大體長:4cm
最少飼養數量:5隻
最小飼養魚缸:標準1.5尺缸
特殊飼養建議
l 分類與個性:
雖然外觀與燈魚相似,但牠們不是脂鯉科燈魚,而是屬於迷鰓魚的一員。不過在個性與照顧方式上與脂鯉科燈魚相似。都偏溫和、膽小、需要朋友。
l 水質建議:
由於是迷鰓魚,對水質的耐受力比脂鯉科更高,也能適應較寬的溫度與氧氣條件。
l 環境與造景:
喜歡茂密的水草與沉木遮蔽,能提供安全感與探索空間。水面若有漂浮植物能增加陰影,讓牠們更願意活動、展現自然行為。
l 混養建議:
可與體型相近、性格溫和的燈魚類共養,但要避免與太活潑或好鬥的魚種混養,以免受驚或被搶食。
l 餵食注意:
雖然體型小巧,但食慾旺盛,很喜歡吃蝦類與小型甲殼生餌。餵食時可搭配豐年蝦無節、切碎蝦肉或冷凍赤蟲,能幫助維持體色與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