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是一個只要存在一點點就會讓魚死亡的物質
但這是指”NH3”這個物質
氨在水中大多會轉化成無毒的銨(NH4+)
只有很少部分會以有毒的氨存在
但一般的試劑
偵測的都是氨+銨的總量
因此
“試劑中氨測出來很高不代表魚就會中毒”
氨的毒性主要會被pH跟水溫影響
水越酸
氨的毒性會越低
不過
水越酸
硝化細菌的轉化氨的能力也會降低
這難道是一個巧合嗎?
當然不是
這是因為硝化細菌可以使用的是有毒的氨
所以當氨都變成無毒銨時
硝化細菌就會開始餓肚子
在酸性環境中
因為硝化細菌無所作用
而魚跟其他細菌還是在不斷產出氨
氨在酸性水中又會被轉成銨
因此水中就會飄滿了無毒的銨
不過因為銨無毒
所以也不會對魚造成傷害
而這個事實在水族上會造成什麼樣的狀況呢?
魚缸pH低於6.5時候
可能會發現不論開缸開多久
水中始終測得到NH3
顏色可能很深
但魚完全沒問題
如果新換的水pH也低於6.5
那NH3偏高的這件事情
完全不會影響到魚隻的健康
也能正常飼養
但如果pH不穩定呢?
假如魚缸pH是6.4
但新加入的水是7.2
那麼在大換水的瞬間
魚缸內的pH會瞬間上升
水中大量的無毒銨
會瞬間轉化成有毒的氨
此時魚隻就可能出現氨中毒的情況
雖然氨中毒要靠換水解決
但在這個情況下
換水反而會讓魚氨中毒
因此如果大換水後魚容易出現異常
除了要偵測NO3-這個數值外
pH的變化也是一個觀察重點
這樣的故事在水質較軟的區域
或老化的魚缸中很常出現
因為軟水(更準確說是KH偏低)的pH較容易波動
老化的魚缸則是容易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讓魚缸酸化
因此開缸超過半年以上
或者是居住地區水質較軟時
務必注意pH數值的變化
這也是為什麼我十分不推薦新手為了追求魚100分的表現
而努力的把水調到pH低於6.5以下
因為酸性水容易震盪
硝化系統的建立也比其他系統還要緩慢許多
除非你可以學會去使用酸性水的緩衝劑(例如:腐植酸)
並且每天監控pH變化
新換水前也要確定新水pH與缸內差距不大
才能使用酸性水養魚
那如果發現
pH真的降得很快
跟新鮮的水差異很大
且同時NH3又十分高
這時候該怎麼做呢?
如果可以的話
一定是先找出產酸的原因
是不是
- 水體太小?
- 飼養太密?
- 餵食過量?
- 濾材效率太好?
- 濾材太久沒有更換?
- 濾材水流不佳?
- 還是原本的水就偏軟?
如果是原本的水就偏軟
可以考慮加入珊瑚骨
或者一些可以調整GH與KH的要劑
去緩慢的一點一點改變水質
且每次換水都是少量10-20%的更換
並且頻繁的去偵測pH與NH3的變化
讓其慢慢恢復正常
那是否可以透過頻繁的大換水
去處理這樣的情況?
不是很建議這麼做
因為如果魚缸會出現明顯酸跌
大換水後雖然看起來pH暫時恢復
但可能不出2-3天
pH又會快速下降
這反而是讓魚經歷了水質不適應
而魚缸內的微生物也可能原本適應了偏酸性的水質
此時強行將pH矯正回來
也可能會導致菌叢失衡
造成魚隻感染
因為處理上十分麻煩
我們會希望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因此就算是穩定的魚缸
我們也會建議可以定期每1-2個月監測一次pH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
大多數的N合一的水族試紙
都會同時檢測NO3-與pH、KH的緣故
當發現魚缸裡面狀況怪怪的時候
就是先檢測水質
並且確定自己餵食的飼料沒問題
這些問題都排除後
再來考慮是不是傳染性疾病吧